英石,又称英德石,产于广东省英德市。英石具有悠久的开采和玩赏历史,宋代的《云林石谱》就有相关记载,并被列为宋代皇家贡品。它具有“皱、瘦、漏、透”等特点,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,被列为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。2006年,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英德英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英石材质 黄蜡石价格
英石属沉积岩中的石灰岩,主产于广东北江中游的英德山间。该地岩溶地貌发育较好,山石较易溶蚀风代,形成嶙峋褶皱之状;兼之日照充分、雨水充沛,暴热暴冷,山石易于崩落山谷中,经酸性土壤腐蚀后,呈现嵌空玲珑之态,英石本色为白色,因为风化及富含杂质(如金属矿物铜、铁等)而出现多色泽,有黑色、青灰、灰黑、浅绿等色,常见黑色、青灰色,以黝黑如漆为佳,石块常间杂白色方解石条纹。石质坚而脆,佳者扣之有金属共鸣声。石质大多枯涩,以略带清润者为贵。英石轮廓变化大,常见窥孔石眼,玲珑宛转。石表褶皱深密,是山石中“皱”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,有蔗渣、巢状、大皱、小皱等形状,精巧多姿。石体一般正反面区别较明显,正面凹凸多变,背面平坦无奇。
英石类别
英石种类多,其种类分为阳石和阴石两大类。阳石裸露地面,长期风化,质地坚硬,色泽青苍,形体瘦削,表面多折皱,扣之声脆,分为直纹石、横纹石、大花石、小花石、叠石和雨点石,是瘦和皱的典型,适宜制作假山和盆景;阴石深埋地下,风化不足,质地松润,色泽青黛,有的间有白纹,形体漏透,造型雄奇,扣之声微,是漏和透的典型,适宜独立成景。
主产地
英石主产区为英德市望埠镇的英山,山上、山沟、水中均有,这是英石的宗源。此外,英东的青塘、白沙、大镇等镇,英中的沙口、云岭、波罗、九龙、明迳、岩背、西牛等镇均出产英石。还有人把清远、阳山等地的玩赏石也划入英石的范畴。
历史记载
英石的开发、研究、赏玩历史悠久,古代有关英石研究的著作主要有:宋杜绾所著《云林石谱》介绍了英石出产于英州的含光、真阳两县,颜色有微青、灰黑、绿和白色几种,并介绍了黄庭坚任象州太守时玩英石不惜“万金载归”,苏东坡“获双石一绿一白”,目为“仇池”。宋赵希鹄《洞天清录集》将灵壁、英石、太湖等怪石列入“文房四玩”。宋陆游在《老学庵笔记》中描述“锦溪”“灵泉”(注:沙口镇清溪潮水岩,岩石上方刻有“灵泉”二字)“乃出石处”,有几户人家专以取石为生,并认定“色枯槁声如击朽木”的汲水石是英石中的“下材”。明朝计成所著《园冶》介绍英石的产地、颜色等大体与《云林石谱》相同,但强调了英石的作用“大者可置园圃,小者可置几案,亦可点盆,亦可掇小景”。清朝陈吴子所著《花镜》记载山水盆景制作用石“昆山白石或广东英石”,充分肯定英石为制作假山盆景之上乘材料。清朝屈大均所著《广东新语》提出了“大英石”和“小英石”两个概念,其中还记载到英石运至“五羊城”垒为假山,“宛若天成,真园林之玮观也”。
地理标志产品保护
根据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》,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英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。经审查合格,批准自2006年4月27日起对英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一、保护范围
英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政府《关于申请英德英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》(英府函[2005]84)提出的范围为准,为广东省英德市现辖行政区域。
二、质量技术要求
(一)产品类别。
分阴英石和阳英石。
(二)技术规范。
1.采集方法:要求采集时必须保持石头原貌,不经人为雕琢,不可有任何破损。小件采集,手工即可;构件和中器的采集,适当用铁笔撬,用钢锯割;大器的采集,可动用现代化的工具进行操作。
2.清洗:阴英石先用pH值2.0浓度的工业硝酸浸洗,显露本色;阳英石用清水清洗,保持石包浆自然色彩、姿态。
(三)质量特色。
1.外观特色:
(1)颜色:颜色有黑、灰黑、青灰、浅绿、红、白、黄等,纯黑色为佳品,红色、彩色为稀有品,石筋分布均匀、色泽清润者为上品。
(2)特点:瘦、皱、漏、透。瘦指体态嶙峋;皱指石表纹理深刻,棱角突显;漏指滴漏流痕分布适中有序;透指孔眼彼此相通。阴石表面圆润光泽,多孔眼,侧重“漏、透”。阳石表面多棱角、多皱折,少孔眼,侧重“瘦、皱”。
(3)英石品质:分为珍品、精品、合格品。具有“瘦、皱、漏、透”四大特点,且四面中看为珍品;具有“瘦、皱、漏、透”四大特点,且色泽纯黑、纯白、纯黄或彩色的为精品;具有“瘦、皱、漏、透”四大特点之一的为合格品。
英石,是产在英德市的一种风化石。主要用于风景园艺,假山等。有淡青、灰黑、浅绿、黝黑、白色等数种,以黑者为贵。英石正背面明显,正面多洼孔、石眼,玲珑宛转,精巧多姿,而背面较平滑。英石质坚而脆,叩之有共鸣声,历来为收藏者所喜爱。